93阅兵后发现钢铁洪流也可以浪漫!一本给中国少年的“武器大百科”
相信看完今天这场阅兵,不光有一大批军迷秒变“军盲”,纷纷准备恶补知识点。更有对这些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充满好奇心的小小少年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就是由国内知名军事科普团队“军武次位面”,联合中信出版集团、国防工业出版社,用3年时间、1000多个日夜打磨出首本图书——《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并经兵器工业集团首.席专家、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空军大校、海军研究院等十余位专家联合审校。
书中包含100余张拆解图、500多幅珍贵手绘图、600多个科普知识点,是一本精、美、准、全、新的世界武器装备大百科和国防教育读物,把跨越千年的武器智慧、大国博弈的底层逻辑为你一一展开。
我们总说要带孩子“看世界”,可很多时候,孩子看到的只是零散的武器图片、片段化的军事视频,却从来没有一本完整的书,能把人类军事科技的脉络铺在他们面前:
没有告诉他们,古希腊的“腹弩”和中国的青铜弩机,是不同文明对“远程杀伤” 的共同探索。
没有告诉他们,二战时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和苏联“喀秋莎”火箭炮,如何在不同战场改变了战争形态。
更没有告诉他们,如今中国的99A主战坦克、美国的F-35战机、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是全球军事科技“各有所长”的生动证明。
作为一本为军迷和青少年量身定做的武器百科,《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的“精、美、准、全、新”足以颠覆对传统科普书的认知。
书中以单兵武器、火炮、坦克、飞机、军舰、导弹、核生化武器、未来战争装备八大武器家族为核心,从公元前10世纪的青铜弩机到21世纪的无人机,从南宋竹制突火枪到中国的QBZ-95自动步枪,从“功臣号”坦克到99A主战坦克,从歼-5战机到歼-20隐身战机,1000+武器装备横跨陆海空天,连美国“福特”号航母、俄罗斯“阿玛塔”坦克等各国现役先进装备,以及六代机、无人战车等未来黑科技都尽数收录,真正的完成“一书在手,武器全有”。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科普中国”2021年度十大科普人物杜志岐先生评论该书:“表象是流动的盛宴,意志是不灭的明灯。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采用严谨的体系架构,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单兵装备、火炮、坦克装甲车辆、军机、军舰等核心武器装备的基本框架、技术特征和发展历史,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认识军事科技的窗口。”
这份跨越时空、连接全球的“军事浪漫”,不该只藏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这本书,把它绘成了可触摸的模样。
为了知识更易懂,书中搭建了“陆、海、空、天”全谱系的武器索引,并配备跨页拆解大图。每幅单张工期超过一周,逐层剖析核心部件与工作原理,让装备内部结构一目了然,读者翻到即懂。
两张1米长的震撼拉页——一张重现明军使用火器守卫长城的壮阔场景,鸟铳、佛朗机炮阵列一目了然;
一张对比全球各吨位航空母舰,各国航母的性能差异直观呈现,视觉上的冲击力堪比线下军事博物馆!
如果你是军迷,一定听说过“军武次位面”,他们深耕军事科普十年,2000多万粉丝跟着他们看懂了“导弹制导原理”“航母弹射技术”,5000多篇深度原创内容里,藏着他们对军事科普的敬畏与热爱。
从武器原理到军事历史,从科技发展到战略思维,他们总能用通俗有趣的方式,让硬核知识变得好懂又好读。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喜欢武器,却学不到真知识”,但这本书“把知识融入兴趣”的巧思,会让人眼前一亮。
这本书不止于军事装备的介绍,还涉及物理、化学等学科,孩子在这里看到的不是冰冷的武器,而是流动的智慧。
因为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水雷引信内的酸液、锌杯和碳棒共同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化学电池系统,锌作为负极,在酸液中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电子;碳棒作为正极,在酸液中提供导电路径。一旦撞击使酸液流出并与锌杯和碳棒接触,生成的电流就会通过连接线传递到雷管。这种微弱但足够强度的电流能够点燃起爆装置,从而引爆炸药。
气垫船下方装有大功率风机,风机会向船体底部不断送入高速空气,这些空气被“裙边”(一圈围在船底边缘的软质围挡)困住,形成一个高压气室,这股气压将整艘船抬离地面或水面,形成就没有摩擦的“气垫”。然后,另一组风机或螺旋桨负责推动船体前进。所以气垫船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船”,也不完全是“车”,它是利用空气“漂”着走的。
为了降低阅读难度,整书采用“一页一词条”的设计:每页只讲一个要点,图文闭环、随翻随懂,没有连续阅读的压力,随手就能解锁一个知识块。
甚至连数学、机械工程、材料学等知识在书中找到对应。正如“凯叔讲故事”APP创始人凯叔所说:“武器是表,科技是里,我想这就是这本书之于孩子的意义。”
这本书动人的,是藏在字里行间的“中国印记”——它不只是介绍世界武器,更把中国人的军事智慧写得明明白白。
你能看到南宋的竹制突火枪,这根粗竹管是世界早期的管型射击火器,点燃火药时的火焰,是中国人对热兵器的早期探索;
能看到明朝赵世桢发明的“迅雷铳”,5根枪管、带盾牌的设计,藏着古人“攻防兼备”的军事思维;
更能看到现代的“国之重器”——99A主战坦克的数字化座舱、直-10武装直升机的锋利旋翼、山东舰的电磁弹射技术,这些都是曾在阅兵式上震撼世界的装备。
抗美援朝时,张桃芳用普通的莫辛-纳甘步枪,以436发子弹狙杀214名敌人;中国第一颗代号 “邱小姐”,科研人员用算盘算出核心数据;“功臣号”坦克从“老头坦克”到如今99A的跨越……
12至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沿丝绸之路传入了阿拉伯国家,进而抵达欧洲大陆,引发了欧洲的军事技术革新。
起源于宋朝的火铳和成型于元朝晚期的早期火炮也向世界传播,使战争进入了“火药革命”时代,改变了传统冷兵器的作战方式。
今天中国盾牌上每一件大国重器的横空出世,都不是偶然!而是一种跨越千年的血脉传承!是我们祖先那股刻在骨子里的不服输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又一次迸发。
少年强,则国强。对于青少年而言,这本书是打开国防认知的钥匙。了解武器装备知识和历史,是让青少年在青铜弩机的千年智慧里读懂“创新是民族的基因”,在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中看见“科技是强国的底气”,在“邱小姐”的研发故事里明白“和平需要实力守护”。
武器从来不只是冰冷的装备,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科技的推动者,是每个时代“自强者立”的永恒注脚,是我们读懂世界、拥抱未来的知识底气。
那些藏在武器里的机械原理、化学奥秘,更会成为他们探索科学的动力,让“科技强军”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扎根。那些真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也会培养小孩子们对家国的责任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这次我们开团这本《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正是希望每一个对国防军事、武器装备拥有好奇心的人,通过它打开一扇窗,了解世界,也更读懂我们的祖国的国防力量。
只要购买,还有随书附享的一系列“山河无恙系列中国专题礼品”,更显我国国威!
以歼-10C明星战斗机为主,搭配从歼-5到歼-20、歼-35,跨越70年的中国战机进化简史图,展示中国空军从弱到强光辉历程。
以中国王.牌武器为主题,用尽心思挑选在过去半个世纪发展过程中,那些有代表性和军迷情怀的中国明星武器,展现中国主战装备,由弱到强、由落后到先进的进化历程。
选取中国陆海空三军中,具代表性的18种现役武器装备,正面展示其在各种不同作战场景下的高清美图,背面详细的介绍武器性能参数,制作成中国明星武器卡,在满足读者视觉欣赏的同时,又能学到装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