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让群众解决诉求“只跑一地”,解开心结“只进一门”,当前,我市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定了首批符合“五有”目标(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街乡镇综治中心71个,基本形成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体系,汇聚各类解纷资源,更好地服务群众。
为进一步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市委政法委联合天津新闻广播《法治纵横》节目开展“综治中心在身边”系列访谈,邀请市、区、街乡镇综治中心的相关负责同志走进直播间,向群众汇报我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果、服务群众举措和典型案例。
8月4日,“综治中心在身边”系列访谈迎来第一期,主持人赵巍对话市委政法委、河西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同志,就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河西区综治中心运作情况,向广大听众网友汇报。
主持人:生活中,我们大家常常去办事的地方是政务大厅、便民服务大厅,但综治中心到底是干啥的,不少市民还不了解。那么,综治中心承担哪些职责?本市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哪些进展?请冯旭处长介绍一下。
综治中心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本质是化解矛盾、为民服务,特点是集合办公、方便群众,重点是权责清晰、履职到位,根本目的是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归根到底,就是要管事、管用。
去年11月,中央政法委对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年3月,专门召开现场推进会,提出了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五有”目标和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规范化”要求,并明确了方法路径。
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前期进行充分调研、全面系统掌握群众需求和基层工作需要,对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作了整体安排,明确以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街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聚焦“管事管用”,做强区级综治中心,做实街乡镇综治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确定到今年6月底,市、区两级综治中心实现“五有”目标、基本实现规范化建设,有条件、有基础、任务重的街乡镇综治中心实现“五有”目标;到今年底,所有街乡镇综治中心实现“五有”目标,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到明年,实现市、区、街乡镇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
主持人:在不少听众的印象中,“综治中心”这四个字并不陌生,前些年,它更多的是与“网格管理”联系在一起。那么,与我们当下进行规范化建设的综治中心是啥关系呢?
应该说,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我市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早在2019年,各街乡镇均设立了公共安全办,实体成立了综合治理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承担政法综治和社会治理等职能,2020年5月,我市探索成立了三级矛调中心,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为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们推动各区、各街乡镇因地制宜、满足功能,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合理选址改造升级。各区综治中心加强整体统筹,盘活资源,选择具备一定硬件条件、交通便利的场所做改造升级,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会商研判区等功能分区,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设置群众接待窗口。各街乡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司法所等场地建设,科学设置功能分区,便利群众反映各种诉求。我们对标识牌样式、尺寸、悬挂位置做了规范,供各区参考,各区、各街乡镇综治中心根据场所实际,在醒目位置悬挂了标牌,方便群众辨识。
主持人:刚才,您多次提到几个关键词:“务实”“管事”“管用”。我想这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多方力量的保障,那么,究竟有哪些单位入驻了综治中心?百姓走进这里,能找到哪些部门的工作人员?
我们统筹推动相关市级部门加大参与支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力度,配强工作力量。组织市政法单位、信访、住建、人社等17家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参与支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制度性举措,选派业务骨干入驻综治中心,代表本单位登记、受理、办理来访群众的矛盾纠纷,落实“派驻干部+团队入驻”模式,组建入驻团队全量承接综治中心转送交办事项,为派驻人员提供工作指导和专业支撑。
各区综治中心实现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住建等部门常驻;民政、规划资源、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派员轮驻,此外,还有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律师、心理服务等力量进驻,实现受理群众诉求、调处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等功能,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就是最大限度对现有资源力量进行统筹,明确了基本的力量配备,由街乡镇综治中心组织公共安全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信访等人员常驻,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综合执法等内设机构人员和律师等力量轮驻,同时,引入特色调解室,强化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6月6日,全市召开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组织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各街乡镇,到一些建设比较好的,具有典型性、复制性的区、街乡镇综治中心现场观摩,交流经验、互学互鉴,随后,全市16个区相继召开本区推动会,加紧落实。
主持人:办理流程和进度是办事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当一个矛盾纠纷事项来到综治中心,化解的流程是怎样的?市、区、街乡镇三级又是如何协同的?
我们推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确保规范运行。按照我市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协调调度、团队入驻、联动联建、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由市级层面制定统一运行规则,立足三级中心的功能定位,逐级加强对下级指导支撑。
各区结合辖区实际,指导街乡镇综治中心整合工作资源、强化机制运行,贯穿矛盾纠纷受理、转办、办理、督办等各环节全流程。街乡镇综治中心重在源头化解,对排查发现、群众上门走访等渠道反映的矛盾纠纷,统一登记受理,组织入驻力量开展调处化解,对重点难点矛盾纠纷,依托“三所联动”“三室联建”,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推动问题实质化解。各区综治中心突出实体运行、“一站式”化解,对街乡镇综治中心上报的涉及多部门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组织全区资源力量跟进解决。
市综治中心加强统筹协调,全程盯办处置矛盾纠纷化解进展,组织相关市级部门加强工作指导,为基层提供专业支撑,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主持人: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现代化的治理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据我了解,办事群众通过扫码就能知道办理事项的进度,是这样的吗?还有哪些信息化手段被运用到综治中心的日常工作中?
我们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基层开展工作赋能增效,更好服务群众。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研发上线综治中心登记受理系统,实现全市三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统一登记,做到“一案一码”,群众扫描受理单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实时查看事项办理的工作进度。依托登记受理系统,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以“平台派单”模式,分类流转导入相应办理程序,规范流转,紧盯办理进度,实现闭环管理,用信息流规范工作流,确保群众诉求解决到位,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我们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五一前后,市委政法委连续举办两期专题培训班,对16个区委政法委分管副书记和各街乡镇政法委员进行全覆盖培训,重点围绕基层关心的综治中心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进行授课讲解。同时,我们也举办了全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信息化系统应用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进一步发挥信息化赋能增效的作用。
目前,市、区两级综治中心均已有效运行,全市24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三级综治中心体系基本建成,综治中心服务群众、化解矛盾、防控风险的作用初步显现。
为确保年底全部街乡镇综治中心实现“五有”目标,我们按照边建设边运行的思路,采取压茬推进的方式重点推动。今年4月,我们组织各区选取了78个有条件、有基础、任务重的街乡镇综治中心,进行首批“五有”建设。组成4个工作组,围绕“实战实效、群众满意”,会同各区逐一指导推动,与基层同志一起研究改进措施。7月11日,确定了71个首批符合“五有”街乡镇综治中心,并利用“天津政法”“津云”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向群众公布了地址、电话、接待时间,接受群众检验,同时,制作电子导航地图,方便群众“一键直达”。同步选取了69个第二批实现“五有”的街乡镇综治中心,目前正在逐一指导推动。
主持人:了解过全市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后,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河西区综治中心,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好规范化建设的。先请刘玮祺书记介绍一下河西区综治中心的基本情况。
河西区深入贯彻市委关于统筹发展安全、加快平安天津建设的决策部署,立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全方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提升改造区综治中心纳入区委年度重点工作。在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指导推动下,确定置换全国5A级婚姻登记大厅(越秀路48号)作为区综治中心新址,地处核心区域,临近市委市政府、文化中心商圈和多个居民社区,交通便利、方便群众。建设过程中,本着勤俭节约、充分利旧、功能齐备、布局科学的原则,7月初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以来,日均接待30余人次,整体平稳有序,服务群众来访、吸附化解矛盾、排查防范风险的功能显著提升。
中心办公面积近1700平米,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一楼是群众接待大厅,面积约800平米,二楼是指挥调度大厅和区网格中心,面积约900平米。一楼大厅的基本功能是受理登记和多元化解,具体分为接待区、法律服务区、调解区和听证裁决区,共设置14个接待席位、3个多功能调解室、1个信访接待室和1个速裁法庭。按照统筹力量、聚焦聚力、管事管用的要求,组织17个职能部门入驻。
其中,常驻部门8个、12个席位,其他2个席位安排9个部门轮驻,另外进驻各类调解组织11个。接待大厅日常工作人员20人,均为派驻部门业务骨干,严格落实市委政法委制定的工作制度,组建专门团队,建立专项机制,支持派驻人员开展工作,区委政法委加强统筹,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情况通报、研判会商、人员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每天安排1名中心副主任组织接待群众和现场协调。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河西综治中心的800平一楼被分为若干功能区。这些功能区承载哪些功能?分别能够以哪些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接待区。综治中心坚持“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统一使用综治中心登记受理2.0系统。群众到综治中心,首先由导引台工作人员接待,生成“一案一码”(群众能够最终靠微信扫描二维码,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了解受理、办理进展,做到全程可查询、全程可追溯)。根据群众诉求情况,引导至相应窗口。依据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一般问题现场办理、复杂问题依法交办、全程跟踪、盯办督办,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法律服务区。为充分的发挥律师、公证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优势,凝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河西区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建制入驻区综治中心。中心按照“全业务”服务要求,打造“调解+咨询+公证+援助”全覆盖法律服务链条,实现了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的高效聚合。这种“一站式”受理,专业化服务,多维度解纷,让群众在“最多跑一地”中感受到法治的便捷与温度。
调解区。调解区依次设置人民调解室、行专调解室和品牌调解室,形成了“普调+专调+品牌调”的立体化调解体系。
人民调解室聚焦邻里、婚姻家庭等日常矛盾纠纷,由司法所和入驻公安派出所的28名骨干专职人民调解员轮值,对基层常见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化解。
行专调解室则根据我区矛盾纠纷类型和特点,从全区36个行专调解组织中选择区法院诉前、区信访事项等11个行专调委会进驻,不但涵盖了交通事故、物业、劳动争议、金融、婚姻家庭、知识产权等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而且通过综治中心这一平台深化了我区诉调、访调、公调、检调、交调对接机制,强化了各类解纷方式程序有效衔接,力量贯通融合,推进了行专领域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
品牌调解室由我区资深人民调解员邵刚、叶彩辉、张延等坐镇,让小空间迸发解纷大能量。其中邵刚老师在2023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面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三位调解员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对矛盾的焦点、难点、化解纠纷突破口以及需要介入的部门等作出精准的分析研判,帮助辖区群众解决了诸如张家五姐弟公产房继承、李某某长达11年3个月工龄无法认定等诸多看似无解的难题,为综治中心积极统筹协调,调动各方资源,实现多元化解发挥了智囊作用。
信访接待室。我区积极将信访工作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工作,深入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加强信访事项的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形成了区委区政府统筹、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听证裁决区。速裁法庭严格按照法院法庭规范建设,可实现人民法院日常办公的全部功能。区法院选派了一名拥有丰富审判经验并且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法官常驻,负责调解纠纷、速裁审理、信访接待等工作。目前我们主要聚焦解决物业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件,以“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方针。调解成功的,当场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可在诉讼一体机上,进行网上立案并在中心速裁审理。此类大量的纠纷不用到法院就能进行化解,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诉累。
有这么一个案例:住户常年不在天津,延缴了两年物业费,双方对滞纳金数额没谈拢,来到区综治中心反映。区住建委、人民调解员和律师,根据《物业合同法》里的规定,帮双方调解成功,用户按比例缴纳部分滞纳金。他们提出,想要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万一有一方反悔,可以强制执行。常驻在综治中心的法官帮他们在窗口立案,现场开庭,出具文书,切实做到了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主持人:可以说,综治中心是把过去分散的、零碎的服务,整合成了集中、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实际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据了解,河西综治中心还实现了“综治网格一体化”,效果如何?
我们创新推行“综治网格一体化”的运行模式,通过统筹整合资源,将网格化管理中心整体嵌入综治中心合驻办公,实现阵地共建、数据共享、队伍共管,切实打造基层治理“一站式”工作平台。网格中心自融入综治中心以来,深植“综治+网格”的工作理念。通过融合,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群众诉求的处办时效提高了,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更精细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显著了。
我们整合汇聚了12345热线、政民零距离等多个群众诉求渠道,配置坐席人员12人,实现了7*24小时为民服务。在融合中,我们充分的发挥网格的前哨探头作用。强化网格员巡查走访,随时发现网格中的苗头性事件和风险隐患问题,上报综治中心联动处置。由综治中心联动有关部门成功化解,做实了基层治理底座,提升了网格治理效能。
下一步,区级综治中心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全方面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天津、法治天津,坚决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更好服务群众、更高效地发挥作用,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一个是加大街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力度,目前第二批“五有”建设正在加紧推进,近期将向社会公布。二是进一步规范入驻单位规范履职,更精准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提高矛盾调处化解和为民服务效率,把综治中心这个好的平台做优做强。
原标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走进“法治纵横”直播间!“综治中心在身边”访谈实录来啦!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