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干榨尽”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魔法再生”
废弃物兼具污染性与资源性双重属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往往更多关注废弃物的污染性特征,而忽视了其资源属性。循环经济强调“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废弃物”,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冲突,既以更温和的方式淡化了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对立关系,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解决思路。
目前内蒙古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均达到100%,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60%、99%、90%。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带动农膜当季回收率达到8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继续保持在80%和90%以上。
时值4月,北方春醒,在S43呼和浩特机场高速建设现场,大家抢时间、赶进度、强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在桩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将产生的钻渣在互通区进行置换回填,置换的土方进行了路基填筑;我们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工业废料,通过试验制定合理配合比,每方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约60kg,仅2023年项目使用工业粉煤灰约45000吨,在防撞墙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每方混凝土掺入矿渣粉40kg,全线防撞墙施工使用矿渣粉约5800吨。通过合理的固废利用,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弃渣,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节约了工程建设价格,提高了工程质量。”内蒙古呼和浩特新机场高速公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枫介绍说。
内蒙古矿产资源富集,工业固废年产生量在4亿吨以上,工业固废的堆存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堆存产生的含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渗滤液,对内蒙古境内黄河流域水资源污染风险较大。与此同时,内蒙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对砂石等筑路材料需求量大,筑路材料的生产、加工和运输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对生态环境会产生破坏,也会产生较大的碳排放,迫切地需要替代的材料,而工业固废的消纳和筑路材料替代则形成了供需契合的互补态势。工业固废在交通领域资源化利用不但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砂石、水泥等开采、加工和消耗,同时能消纳大量工业固废,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3年,内蒙古交通运输部门在S43呼和浩特机场高速、G1817巴音呼都格至巴彦浩特、国道508线武川至杨树坝等重点工程全力推动工业固废利用,鼓励协助项目参建施工公司与属地加强固废应用对接。2023年内蒙古交通建设领域累计利用工业固废860万吨,是年初计划利用量的2.15倍。经统计测算,全年通过利用工业固废减少取土占地2864.6亩,节约用水54.12万吨,节约用电377兆瓦时,节省用油75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800吨。
“交通建设领域‘吃掉’工业固废,不仅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交通发展效益,还促进了绿色低碳发展。”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徐振飞介绍,下一步,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通过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发挥重点项目示范作用,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重点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范例,同时强化监督管理,督促参建企业严格按照固废利用设计的具体方案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因利用工业固废对旁边的环境和项目质量造成影响。
4月12日,在赤峰市中心城区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只见一车车建筑垃圾被送进加工区,经过筛分、破碎、分选等环节,被处理成很多类型的再生骨料,这类骨料再经加工,“变身”为我们市场常见的环保砖、道路水稳碎石、再生沥青砼等建筑材料。
这家“建筑垃圾工厂”由赤峰绿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近1.1亿元,项目占地121.3亩,年可处理建筑类固体废弃物50万吨(含市政类如旧沥青砼、市政砖等8万吨)。经测算,每处理1吨建筑类固体废弃物,可减排16.47kg二氧化碳。这家“建筑垃圾工厂”年可减排8235吨,折合电为825.9万度,标准煤3303吨。
“建筑垃圾具有不可降解性,处理不好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而我们的生产线会将建筑垃圾‘吃干榨净’,进行全利用,在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我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很具有发展前途。”赤峰绿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永利对项目发展充满信心。
建筑垃圾,被视为城市发展的副产品。内蒙古过去主要以填埋为主处理建筑垃圾,这种解决方法,既浪费资源,又可能污染水体和土壤,随着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为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节约填埋空间、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在《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内蒙古立下确保实现2025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的目标。
2023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和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联合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通过税收优惠、土地利用、产品推广、科研支持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再生产品应用,全面扶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同时决定在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率先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
《方案》要求,今后从事建筑垃圾处置的企业获得市容环境卫生部门核准后方可处置建筑垃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按工程弃土、轻物质料(木料、塑料、布料等)、混凝土、砌块砖瓦类分类投放,运输单位要分类运输。政府投资的市政、园林、道路、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各类项目中,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产品比例不低于15%。同时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积极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
“我们对3个试点城市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即到2023年底,试点城市投资运行或引进并投产运行不少于1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2024年5月底前,建成较为完备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绿色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张少峰说,下一步,内蒙古将通过强化源头减量、拓宽应用领域、推进资源化利用项目规划建设、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未来的发展、严格处置核准、推行分类收集运输等措施,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
以旧换新、化害为利。资源循环利用正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放眼未来,资源循环利用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循环利用型产业将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内蒙古对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慢慢的变大。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内蒙古要一手抓粉煤灰、煤矸石等传统大宗工业固废转化利用,一手抓退役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支持包头风电退役装备资源化再利用示范区、鄂尔多斯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综合利用基地、锡林郭勒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实施,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明显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粉煤灰、煤矸石、农作物秸秆等重点品种循环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废弃陈旧物资回收网络更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能力逐步提升,覆盖全区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循环经济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目前,内蒙古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体系上、在发展路径上仍存在堵点,在未来,内蒙古将立足区情,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综合施策、重点突破,打通资源循环链条,释放资源绿色潜力,把节约世界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构建自治区循环发展新格局。(记者 高慧)